所谓“阻燃整理”,不是指整理后的材料在接触火源时不会燃烧,而是使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降低,蔓延速度减缓,不形成大面积燃烧。离开火焰后能很快自熄,不再燃烧或阴燃阶段。
汽车内饰材料的种类较多,大体可分为四种:纤维纺织与皮革类、塑料类、橡胶类、复合材料类。这些材料均属于易燃或可燃性材料。同时,内饰材料一般分布在汽车顶棚、地垫、车内内衬、座椅、安全带、行李舱等部位,与人体接触紧密,在发生火灾时,这些材料的燃烧可对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而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电路短路、机械故障、交通事故等原因都易造成火灾。因此,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整理对提高汽车安全性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那么,汽车内饰材料阻燃通常有哪些常用方法呢?对于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整理而言,塑料和橡胶类材料一般只做表面涂层。即,在塑料和橡胶制品表面喷涂一层阻燃剂。而纺织类材料,如,车内地毯、座椅面料、顶棚内饰料等。常用方法有两种:
01 使用高性能阻燃纤维
所谓阻燃纤维是指在纤维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高聚物的热稳定性或者纤维后处理的方式使得纤维在燃烧时只发生阴燃,不产生火焰。使用这类阻燃纤维制作的汽车内饰材料就具有阻燃性能,但阻燃纤维的生产成本较高。
02 织物/纤维毡的阻燃后整理
通过后整理的方式将阻燃剂附于纤维表面。常见整理方法有:
- 喷涂法:
- 浸渍法:
- 浸轧焙烘法:
内饰材料燃烧性能指标和常见的测试方法
材料阻燃性能的指标:
- 极限氧指数:
- 热释放性能:
- 发烟量:
材料燃烧性能测试方法:
极限氧指数法:
- GB/T 5454-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
- GB/T 8924-2005《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 GB/T 2406-19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
燃烧实验法:
- GB/T 32086-2015《特定种类汽车内饰材料垂直燃烧特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 FMVSS 302《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 ASTM D6413-2008《纺织品燃烧性能 垂直法》
- ASTM D 5132《车辆内部防火测试》
- ASTM D1230-94(2001)《标准服装纺织品可燃性的试验方法》
- DIN75200《汽车内部材料用材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 FMVSS 302《联邦交通车辆的内部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
- CMVSS 302《加拿大交通车辆的内部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
发烟性实验:
- GB/T 14802-1993《纺织品 烟浓度测定 减光系数法》
- GB/T 8323.1-2008《塑料 烟生成 第1部分:烟密度试验方法导则》
锥形量热法:
- ISO5660-1《燃烧热释放速率测试、锥形量热仪测试》
企业燃烧性能测试标准:
- DBL 5307奔驰-汽车内饰要求和测试规范
- GM L-T06-302G-79通用汽车标准
- Mitsubishi ES-X60410三菱-氧指数测试
- VW TL 1010 大众-1汽车内部材料燃烧性能要求
- Volvo STD 5031 沃尔沃-汽车内饰材料阻燃防火
